您的位置:首頁 > 業內動態 業內動態
商業保理市場及業務分析
2020年09月08日
一、商業保理公司的現狀及前景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保理業務適應了提升國內、國際貿易競爭力的需求,因此已成為新興的貿易融資工具。自2000年以來,我國保理業務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00年,我國經營保理業務的公司只有3家,到了2012年底,我國已注冊的商業保理公司達到85家,2015年時,全國共有注冊的商業保理公司2514家,其中2015年新設立的商業保理公司1211家,商業保理融資業務量超過2000億元,大約服務了31500家企業,平均每家客戶獲得保理融資額為625萬元,保理行業呈現出一種井噴式發展的趨勢。2016年,中國商業保理業務量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保融資余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截至2016年末,全國已注冊商業保理公司共計5584家,較2015年底的2767家增長了102%,是2012年底商務部開站商業保理試點當年已注冊企業存量的61倍。
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顯示,保理業務在我國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知、所使用,我國保理業務市場已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目前,國有大中型銀行仍然是保理行業舞臺上的主角,商業保理公司扮演的仍是次要角色。但在歐美等經濟發達地區,銀行保理與商業保理市場的格局卻恰恰相反,因為商業保理公司的運營更加靈活,更能適應市場需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以及法制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國內商業保理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1、法律依據及主管部門初步確定
2006年5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鼓勵天津濱海新區在金融企業、金融業務、金融市場和金融開放等方面先行先試。天津市據此將保理列入《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金融創新專項方案》的內容當中。2009年10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做出批復,原則同意商業保理企業在天津注冊。
2012年6月27日,商務部下發了《關于商業保理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同年10月,又下發了《商務部關于商業保理試點實施方案的復函》,同意在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區開展商業保理試點,設立商業保理公司,為企業提供貿易融資、銷售分賬戶管理、客戶資信調查與評估、應收賬款管理與催收、信用風險擔保等服務。
雖然我國至今尚未在國家層面出現商業保理業務的專門立法,但上述一系列舉措標志著商業保理行業已經開展正式進入政府商務部門的視線,商業保理達到掛房認可,監管政策初步明朗化。
2、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建立
在商務部正式成為商業保理行業監管部門的同時,經國家民政部批準,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與2011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專業委員會的會員以國內商業保理公司為主,與商業保理業務相關的銀行、信用保險、證券、信托、征信、評估、商賬管理等服務機構、研究機構,各類企業、協會組織,已經長期從事商業保理行業及相關領域的管理與研究、具備豐富的業務知識和管理經驗、在行業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專家、學者、行政管理人員和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是我國首個全國性商業保理行業自律組織。
3、商業保理市場前景廣闊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款速增長,國內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賒銷已成為主流交易方式,經歷30多年的改革和開放,買方市場普遍形成。我國對外貿易結算中,信用證結算比例已經下降到20%以下,賒銷比例上升到70%以上,而國內貿易更是大量采用賒銷方式。
2012年以來受到世界經濟復蘇明顯放緩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國際和國內市場需求總體不足,我國各行各業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在此背景下,企業應收賬款規模持續上升,回收周期不斷延長,應收賬款拖欠和壞賬風險明顯加大,企業周轉資金緊張情況進一步加劇。根據業內人士估計,全國企業的應收賬款規模在20萬億元以上。
這樣的市場狀況為保理業務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梢灶A測,在未來幾年中,中國保理業務數量將持續上升,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保理市場。而銀行保理和商業保理存在很大的差異,銀行保理更側重于融資,需要嚴格考察銷貨商的資信情況,并需要銷貨商提供足夠的抵押,所以銀行保理更適用于有足夠抵押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大型企業。而商業保理則是圍繞著核心企業更加注重調查、管理、結算、融通及擔保的系列服務,更加專注于某個行業或者領域,提供具有針對新的服務,更加看重應收賬款的質量、買家信譽、貨物質量等,而非銷貨商的資質,真正做到無抵押和壞賬風險的轉移,更加適合廣大中小型企業。因此,與銀行保理項目,商業保理無疑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商業保理在貿易領域的市場前景
1、保理業務的發展背景
保理業務的快速發展主要基于兩個相互關聯的背景。一是賒銷成為主流結算方式。隨著全球買方市場的形成,產品價格和質量競爭日趨激烈,把貿易結算工具作為競爭手段受到重視,賒銷取代信用證成為主流結算方式。據統計,目前賒銷在國際貿易結算的比重已超過70%,預計到2020年,這一比重將達到90%以上。國內貿易也是如此,根據信用保險集團科法斯(COFACE)對中國企業的調查,2013年,91.8%的受訪企業曾給國內客戶提供過賒銷。二是應收賬款規模和風險加大。據估計,我國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在20萬億元以上。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13年已達9.57萬億元。在應收賬款規模上升的同時,企業呆壞賬風險也在加大,根據科法斯(COFACE)的調查,2013年,使用賒銷的受訪企業中有81.9%遭受過貨款拖欠,處于近三年最高水平,在被拖欠的企業中,45%的企業表示逾期賬款有所增加,17.8%的企業平均逾期期限超過90天。通過保理業務,企業可以享受保理商提供的融資、應收賬款管理、壞賬擔保等一攬子服務,解決賒銷方式可能帶來的管理成本和呆壞賬風險上升等問題,最終促進貿易經濟發展。比如,通過應收賬款催收服務可以盡可能縮短回款時間,同時又不影響購銷雙方關系。通過壞賬擔保,可以降低因買方違約造成的壞賬風險。出口企業可通過國際保理提前結匯和退稅,降低匯率風險。
在賒銷占據國際國內貿易主流、應收賬款風險加大的背景下,小微企業由于抗風險能力和自身信用不足,將受到更大的沖擊和影響。保理業務的發展給小微企業應對沖擊,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帶來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原先大量小微企業因為對買方信用評估不足,導致在貿易過程中,因擔心風險等原因造成對銷售的影響。保理業務有助于解決小微企業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問題。許多小微企業沒有足夠的抵押資產,缺少信用記錄,銀行等金融機構為防范風險,往往將有實物形式的抵押財產、擔保品作為申貸條件。因此,即使小微企業產品銷路和經營前景良好,擁有大量的應收賬款,也難以獲得貸款。保理業務建立在真實的貿易基礎上,關注應收賬款的價值和債務人信用,具有期限短、自償性強的特點。對于產品銷售和客戶關系相對穩定的小微企業,可以通過轉讓應收賬款的方式,獲得不需要抵押物的融資服務。此外,保理融資額是隨著銷售規模擴大而增加的,對于那些成長性良好、處于市場開拓階段的小微企業來說,保理業務能夠支持其不斷擴大銷售,提高利潤率。
2、保理業務有助于小微企業運用供應鏈關系降低融資成本
保理融資體現的是小微企業手中應收賬款的價值, 尤其當下游買家是一些銀行授信額度充足的核心企業和大型企業時,小微企業憑借上下游供應鏈關系,可有效增強自身銀行信用,降低融資成本。對于保理商來說,敘做保理融資所承擔的風險可轉化為小微企業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從而可以有效轉嫁風險,實現小微企業與保理商的雙贏局面。
3、保理業務有助于改善財務報表,便于小微企業再融資
與銀行貸款在資產負債表中全部體現為企業負債相比,保理業務不但可以使小微企業獲得資金融通,還可以盤活應收賬款,增加企業的現金流,提高流動比率和現金比率等短期償債能力指標,降低負債規模和財務風險。保理商在融資服務之外, 還能夠提供應收賬款催收、應收賬款管理、壞賬擔保等綜合性服務,可以有效減輕小微企業應收賬款管理負擔,使其能夠更加集中于生產銷售。穩健的財務指標和良好的經營業績,有利于提高信用等級,便于小微企業再融資。
此外,從宏觀層面看,由于保理融資的需求來源于真實的貿易背景,融資規模與小微企業實際銷售相匹配,融資期限與產品賒銷期限相一致,不易出現銀行過度授信和企業挪用資金現象。因此,大力發展保理業務還能有效避免貸款規模盲目擴張,有利于擴大真實需求,降低經濟過熱風險。因此,保理業務可以帶來企業、銀行、政府多方共贏的局面。
于定康
蘇豪投資集團創新業務部